C2019-12-04商业周刊1版01s002

从服务消费增速超过商品消费,跨境商品愈加丰富消费市场供给,传统百货商场进入转型调整期……北京商业企业不断推陈出新,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得到快速发展。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孙尧在近日举办的2019年度(第十三届)北京商业高峰论坛上表示,当下正在经历第三次消费升级,个性化、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。消费拉动经济主引擎地位不断凸显,呈现持续上升态势。

服务消费成新增长点

在第三次消费升级过程中,服务消费增长远快于商品消费增长,商品消费日趋于平稳,但服务消费增长“无止境”。

当前阶段显著的特点是教育、娱乐、文化、交通、通讯、医疗保健、家居、旅游等服务消费快速增长,服务消费规模远高于商品消费,逐步确立服务主导型和消费拉动型经济结构。

北京在促进消费升级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,近几年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,市场消费稳步增长。2007年以来,我市社零额规模实现阶梯式增长,基本上是每年一个台阶,每年增长1000亿元左右。2015年我市社零额规模突破1万亿元。2017年在全国率先以“总消费”替代“社零额”衡量消费,开启总消费新纪元。2018年市场总消费达到2.54万亿元,同比增长7.4%。今年市场消费超过预期,1-10月,全市实现市场总消费额22764.1亿元,同比增长7.8%,超出全年目标(7.5%左右)0.3个百分点。

随之,市场中服务消费产品也在加速提档。服务消费中蕴藏着巨大潜力,待服务消费潜力释放将成为消费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。

将建1-2个国际消费新地标

北京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。孙尧表示,北京市加快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。培育2-3个国际消费新热点,建成1-2个国际消费新地标,新增3-5家全球中高端消费品牌中国区设计、营销总部。

北京加快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,推进建设十大工程内容,包括全球消费市场开放工程、商品品牌消费汇聚工程、服务消费特色培育工程、新兴消费融合升级工程、国际消费空间重塑工程、重大消费平台引领工程、首善消费标准提升工程、法治消费环境营造工程、国际消费体验优化工程以及全球消费营销推广工程。

孙尧提出,到2022年,保持总消费年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,最终消费率保持在60%以上。

事实上,在今年6月,由北京市商务局、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组织编制的《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设施空间布局规划》(征求意见稿)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。今年10月,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培育建设国际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》(商运发[2019]309号),提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加快消费转型升级的相关指导意见。

《规划》提出,2035年北京将建成国际一流消费枢纽城市的总体目标,要在全市构建广域级、区域级、地区级、社区级商业中心体系,确立古都风貌型、现代时尚型、文化休闲型和专业商品型四大类商业特色街区,核心区实行商业设施规模总量控制原则,原则上不再新增商业建筑规模。

树地标性传统商场转型典范

传统商业迫切转型升级。目前北京市超过5000平方米的大型商业设施共515家,其中,超市186家、购物中心115家、百货店111家、专业店94家、专卖店9家。由于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,传统商业企业创新转型有待加强,高品质商品和生活服务供给不足,消费环境需进一步优化,居民消费潜力尚需挖掘。

孙尧表示,为了解决上述问题,迫切要求推动消费升级,北京发布“一店一策”来推动传统商场创新转型升级。要利用2-3年的时间,选择一批北京市影响力大、硬件设施老化、经营状况不佳的地标性传统商场作为试点和示范,为全市传统商场树立典型。

目前,北京市商务局确定了10家本市传统商场转型升级试点名单。这10家传统商场包括:东城区王府井百货大楼;西城区西单商场、长安商场、百盛购物中心;朝阳区蓝岛大厦、赛特购物中心;海淀区翠微百货、甘家口大厦;丰台区资和信百货;顺义区顺义国泰百货。

“一店一策”改造工作得到了多部门联动的机制保障。北京建立商务、国资等市级相关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,协调解决升级改造工作中涉及的项目规划、工程施工、广告位设置、环境美化、交通优化、品牌引进、业态调整等问题;各区政府、北京市商务局搭建平台,推荐国际化的零售服务商、顶尖的零售商和新零售企业与传统商场对接;统筹北京商圈升级改造专项支持政策和老字号、促消费活动等商业领域资金政策,调动企业升级改造的积极性。

便利商业设施规划细化

与疏解非首都功能相伴随的,是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不断提升。近日,北京市商务局(以下简称“市商务局”)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北京共建设提升便民网点1132个,其中,新建便民商业网点994个、规范提升便民商业网点138个,提前完成全年1000个基本便民商业网点建设任务。

从网点服务功能来看,蔬菜零售网点196个,便利店(超市)593个,餐饮(早餐)网点127个,家政、洗染、美容美发、末端配送、便民维修等其他便民网点216个。

在新建、规范提升便民商业网点的同时,北京市不断提升品牌化。孙尧介绍,北京市在拓展便利设施空间方面做到“五个一批”。即通过规划配置一批;在“疏解整治促提升”行动中改造提升一批;利用疏解腾退空间补充一批;安排国有商业设施发展一批;运用政策手段扶持一批。北京统筹商业流通发展资金和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,加大对便利店建设的支持力度,进一步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。

今年8月,北京市印发《北京市便民店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《计划》)指出,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,实现本市每个社区蔬菜零售、便利店(社区超市)、早点、美容美发、维修、家政等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全覆盖,连锁便利店6400个左右,达到每百万人拥有连锁便利店数量300个左右,培育蔬菜零售等八类业态1万个左右的标准化便民店,支持发展一批有北京特色、市民欢迎的特色小店,使北京的便民服务程度达到国内一流水平。

另外,《计划》还提到,2019年,新建便民店1200个左右,其中新建连锁便利店700个左右,实现每百万人拥有连锁便利店数量240个左右;新建蔬菜零售网点70个左右、早餐店150个左右、家政等其他五类业态280个左右。出台特色便民店支持政策,推动各区进行标准宣贯和引导培育一批特色便民店。

夜间经济常态化

华灯初上,劳碌一天的人们会选择在夜晚娱乐、减压,夜间消费需求应运而生。北京入冬后夜间消费热度未减,此时又迎来新的繁荣夜经济政策。

在巩固夏季夜间经济发展基础上,北京坚持“市场主导、政府引导、分类培育”原则,开展冬季主题灯光秀、灯光节、灯会品牌活动,开展冬季夜间文化主题活动,推进博物馆文化馆延时经营,开展冬季夜间体育健身活动,策划冬季夜间经济促消费品牌活动,持续打造冬季深夜食堂,推出《夜京城消费指南》,不断丰富冬季消费供给,打造有品质、有特色、有温度的“夜京城”品牌,提升消费体验。

冬季,北京的消费者将体验到与炎热夏季完全不同的夜生活。孙尧表示,“有一些夜间活动机制性需要固化下来。如体育设施、博物馆等设施在四季的开放经营时间,目前开放时间随意性较强,消费者很难选择、安排自己的消费行为时间,以后将尽量固化下来,这样可以让消费者有规律可循”。未来,北京将把夜间经济的各方面细节制度化、常态化,并向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。

北京跨境电商迎新机遇

8月中国(河北)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挂牌、10月大兴国际机场首批出入港航班起飞,北京跨境电商发展将不断提速。

孙尧表示,北京加快建设完善跨境电商产业服务体系,提升跨境电商通关服务效率,拓展跨境电商贸易渠道,发展跨境电商新模式新业态,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和专业人才培养,促进中国(北京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。

此前,北京市商务局发布《关于开展第三批中国(北京)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》显示,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创建工作,带动北京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化、规模化、体系化发展。

据了解,北京先后两次开展中国(北京)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创建。据了解,目前,北京已有11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。在去年12月,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《中国(北京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》中提到,北京市将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实践探索,打造20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,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占外贸进出口额比重达20%以上。